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欺诈会坐牢吗
释义
    合同欺诈会坐牢吗
    合同欺诈是否坐牢,主要看情节和涉案金额。
    1、金额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吴丁亚律师提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2、情节
    根据《刑法》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6、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三)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四)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五)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六)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具体合同欺诈中的当事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合同欺诈的内容来进一步的确定,并不是每个合同欺诈都需要坐牢。合同欺诈的犯罪犯罪嫌疑人具体的法律处罚或是关于合同欺诈法律认定内容,建议您及时寻求法律咨询网律师的的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