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险法限制受益人身份
释义
    从我国《保险法》中有关受益人的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出,无论受益人的指定还是变更,都必须经过被保险人的同意,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对受益人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在被保险人决定受益人的场合,他通常会充分考虑有无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可能性,但也不排除被保险人将与自己无任何
    关系的人指定为受益人的情况。即使与被保险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也有成为受益人的可能。一般认为,对于受益人的资格没有特别限制,自然人、企业、公司、社会团体、事业法人、其他组织均可以,国家机关、国家都可以成为受益人。可见,我国法律只从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角度,简单规定了受益人的指定,并没有提及对受益人的应该有什么样具体的要求和限制。
    相比之下,《保险法》中对投保人的限制要严格的多。《保险法》中对投保人很重要的一条限制表现在第十二条:“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法律之所以对投保人有保险利益的规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如果投保人以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保险标的投保,就很有可能出现投保人为了获得巨额给付,采用谋财害命等手段,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情况发生。在保险利益原则的约束下,由于投保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制约,投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经济保障,防止了道德风险事故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受益人诱发上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并不比投保人小。与投保人相比,受益人没有交付保费的义务,它本身所承担的义务也只局限于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时,应当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除此之外,受益人一般不承担其他义务。而在权利方面,受益人享有的权力分为两方面,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保险金请求权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受益人的这种法律上赋予的权力只有在被保险人死亡时才发生。另一部分是知情权,即知悉合同履行情况的权利。这部分权利都是围绕保险金请求权展开的。显而易见,受益人享有的权力要大于其应尽的义务。作为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既没有交保费的义务又没让自己的寿命和身体受到任何伤害,在被保险人死亡后,还享有领取保险金的权利,如果法律对其再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很容易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
    法律中虽未规定受益人身份应该符合某种具体要求,比如受益人需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间具有保险利益等,但在实务上,受益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间的关系,是投保书上必须记载的事项,且一般作为保险人承诺与否的重要根据。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受益人还是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保险法规定,“受益人与被保险人自契约订立以迄给付时,都需有保险利益存在”,则严格且明确的限制了受益人的身份,即受益人必须与被保险人有利害关系,这与保险实务上的作法类似。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法律要比我国《保险法》细化得多。[page]
    在我国《保险法》中对于受益人身份限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对投保人、受益人、保险人来说,明晰、确定地指定受益人是非常重要的。明晰受益人的身份可以使投保人实现自己的意图,避免被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指定不适当的受益人可能会导致许多麻烦,付出许多代价。因而,通过法律规定受益人身份的限制方法是有现实意义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