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释义 | 【为您推荐】社旗县律师 ? 花都区律师 ? 蒲江律师 ? 阳春市律师 ? 溧阳市律师 ? 洪洞县律师 ? 象山县律师 ?? 在我国,劳动者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后,解决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两者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劳动合同法》是从《劳动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那么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下面请看法律咨询网小编带来的分析。 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概念上的区别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属于社会法。劳动合同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母法。 二、两者的立法背景不同 《劳动法》是在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初步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实施;《劳动合同法》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逐渐成熟时期、劳动关系非常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20世纪劳动立法的标杆,《劳动合同法》则是20世纪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 三、两者的立法宗旨不完全相同 《劳动法》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明确把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而《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一次送审稿套用了《劳动法》,即“《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案公布时则改为“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最终变为“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前后言辞、次序之变,暗含了立法思路的调整。 综上所述,《劳动法》大而全,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而《劳动合同法》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方面,比较具体。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立法背景、立法宗旨和相关条款上。对于解决劳动合同纠纷而言,两者都是有效的,但是《劳动合同法》会优于《劳动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