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撤销民事判决的期限规定 |
释义 | 一、撤销民事判决的期限规定 1.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撤销民事判决的期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是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定。 2.一般来说,当事人在判决前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法院有权对撤诉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决定是否准许撤诉。 3.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或者撤诉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可以不准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 因此,当事人提出撤诉申请后,需要等待法院的裁定结果,以确定是否能够在规定期限内撤销民事判决。 二、申请撤诉的条件 申请撤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提出撤诉申请的人必须是原告或者经过原告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提出。 2.申请撤诉必须自愿,不能受到任何强迫或威胁。 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规避法律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4.申请撤诉须在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一旦判决已经作出,当事人就不能再申请撤诉。 ![]() 三、撤诉的法律后果 撤诉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果原告起诉后在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前撤诉的,视为没有提起诉讼,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2.原告享有再次起诉权,即原告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但是,对于离婚案件,原告撤诉后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对于继承权纠纷,自继承之日起超过20年的起诉,在受理后经审查发现时效已届满,且原告不撤诉,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原告不得再次起诉。 5.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申请撤诉后,需要为自己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因此,在申请撤诉前,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撤诉的法律后果,谨慎行使申请撤诉权。 你是否有过关于民事诉讼中撤销判决的疑问?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撤诉不会损害自己的权益?欢迎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