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
释义 |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承包土地合同: 1.承包人人和发包人协商同意,承包人自愿放弃承包土地,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 2.承包人家庭成员全部迁出或者主要劳动力迁出,转入城市或者其他村庄,户籍也迁出; 3.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土地,承包人承包的土地全部征用或者批准占用; 4.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闲置或者抛弃耕地两年以上的,发包人有权收回耕地,解除合同; 5.由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承包土地受到严重破坏,承包土地合同无法履行。 二、对于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要怎样处理 对于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1.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2.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 三、如何编写一份规范的土地承包合同 法律网提醒您,如下编写一份规范的土地承包合同: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住所、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 2.转让土地的种类、位置、面积、等级; 3.流转土地用途; 4.转让价款; 5.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6.违约责任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