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主体是否可以是未成年人
释义

1、 劳动合同主体可以是未成年人吗?

劳动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签订合同的劳动者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合同当事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二是未满16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行为能力人是劳动合同的合格主体,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但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井下矿山作业、有毒有害作业、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劳动。在此基础上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对于16岁以下的人:一般来说,16岁以下的公民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合同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文艺、体育、特种工艺等单位在履行审批手续后,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必须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二,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
    

1。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为自录用之日起一个月内。否则,用人单位应当双倍支付劳动者工资。自被聘用之日起一年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期限有三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根据双方的需要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同时,有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计入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中只有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即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约定试用期。应特别注意非全日制就业(1)非全日制工人在同一雇主的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不约定试用期。(三)非全日制用工小时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四)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结算支付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否则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将承担相关责任。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与普通职工不同。主要由《公司法》等法律规定。比如,根据《公司法》,未经用人单位董事会决议,用人单位无权直接聘任或者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规定,以区别于普通员工的劳动合同。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性质不同于普通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向公司索要加班费。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不支持高管有加班费。因此,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解决这一问题。(3)保密条款由于高级管理人员会接触到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为了防止高级管理人员向他人泄露商业秘密,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原则上一般都有约定,最好单独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并约定违反保密条款的责任。(四)竞业禁止条款,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工作时间届满或者劳动合同终止、终止后的一定期间内,不得从事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的类似业务或者任职,不得生产同类产品或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为了更好地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根据实际情况,在与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增加了竞业禁止条款。我们可以看到16岁以下不能订立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将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因此,16岁的公民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但要注意未成年人是否有工作。以上就是小编的答案。如果您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进行法律咨询。祝你生活愉快。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