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流程 |
释义 | 一、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流程 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屋产权有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40、50年或70年不等,到期后可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获得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可以通过购买、建设、受赠、抵押、继承取得。 1、新建房屋竣工测绘; 2、申请人持登记资料到登记窗口申请登记; 3、登记受理人员查验申请人提交的登记资料,并实地查看; 4、审批; 5、缮证、发证。 所需材料 1、申请书; 2、房屋权利人的身份证明(法人提交营业执照或代码证,自然人提交居民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3、核准备案或投资计划证明; 4、土地使用证;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加盖规划部门验收合格章); 6、竣工验收证明、及相关图纸; 7、房屋测绘成果; 8、房屋坐落证明; 9、其他应当提交的证明。 二、房屋登记机构不予登记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登记: 1、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的面积等内容建造的建筑申请登记的; 2、申请人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权利来源证明文件或者申请登记的房屋权利与权利来源证明文件不一致的; 3、申请登记事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冲突的; 4、申请登记房屋不能特定或者不具有独立利用价值的; 5、房屋已被依法征收、没收,原权利人申请登记的; 6、房屋被依法查封期间,权利人申请登记的; 7、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不予登记的情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产权证可以对房屋拥有一定的处分权,没有产权证的有些权利得不到保障。如果没有办理房地产权证,房子还是不属于买房者所有。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