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 |
释义 | 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 毁坏他人名誉有可能构成犯罪。具体来说,如果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毁坏他人名誉需要赔偿吗 法律网提醒您,毁坏他人名誉需要赔偿,毁坏他人名誉的赔偿方式主要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具体来说,如果毁损名誉导致受害人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或者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用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精神损害赔偿则包括受害人的名誉利益毁损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两部分。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三、毁坏他人名誉的证据包括哪些 毁坏他人名誉的证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书面证据:例如,对方签署的名誉权侵权声明、道歉信等。 2.证人证言:例如,目击者或知情人的证言、聊天记录等。 3.电子证据:例如,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录音等。 4.现场证据:例如,被损坏的名誉权受害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等。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