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谣言传播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
释义 | 一、网络谣言传播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网络谣言传播是有可能构成犯罪行为的,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只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要予以治安处罚。没有次数的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构成了诽谤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网络散布谣言犯罪可以保释吗 网络散布谣言犯罪可以保释,只要嫌疑人符合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5.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三、可以起诉散布谣言者吗 可以起诉散布谣言者。公民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诽谤罪,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