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北京市农村集体所有荒山荒滩租赁条例 |
释义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荒山荒滩的开发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条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荒山荒滩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滩(以下简称荒山荒滩)的租赁开发,适用本条例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本条例所称租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将集体所有的荒山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用于林果业、种植业、水产养殖生产的开发经营,承租人支付租金。荒山使用权的租赁不包括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公共农田水利设施 第三条租赁双方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荒山租赁必须坚持公开原则,公正、公平、自愿 第二章租赁和租赁 第五条荒山租赁出租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租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成员,第六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按照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会议决定的租赁方案组织荒山租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成立有成员代表参加的评估小组,制定租金数额或者基准租金,由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第七条制定荒山出租计划时,要从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出发,按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山、河、林,第八条已种植的责任山和义务植树责任区不属于租赁范围。如果没有植树造林的责任,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单独出租。在国家批准的矿区范围内,出租人应当向地下资源开发单位了解地下资源开采对地上安全的影响,不安全区域内的荒山不得出租 第九条荒山出租前存在的零星树木,可以以合理价格出售给承租人或者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在租赁荒山上种植的树木在租赁期内归承租人所有。租赁期满后,树木的处置应当在租赁合同中约定。承租人所有的林木,经审批,可以按照《北京市农村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砍伐更新。 第十条荒山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70年;第十一条承租人必须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开发利用荒山。逾期不开发利用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无偿收回 第十二条荒山租赁的租金可以一次性或者分段计算;第十三条荒山的租赁可以在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内,通过协议、定价、招投标等方式进行,承租人所有的荒山、林木和地上财产的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和转租。转租必须经出租人同意,转租人和承租人应签订转租合同 第三章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15条出租人的权利: (I)检查荒山的开发利用活动,保护资源不受损害(2)检查荒山开发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期限(三)按照合同收取租金 第16条出租人的义务: (一)确保承租人的独立经营(2)不侵犯承租人的合法收入(III)根据合同提供生产、技术和其他服务 第17条承租人的权利: (I)按照合同约定的目的独立开发经营租赁荒山 (2)享有租赁荒山的使用权和合同约定的财产所有权 (三)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和规定 第十八条承租人的义务: (一)按照合同约定的目的和期限开发利用租赁荒山 (二)保护自然资源和公共农田水利设施,第四章租赁合同第十九条荒山的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必须签订书面合同。订立租赁合同,应当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第二十条租赁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条款:(一)荒山的位置和面积;(二)用途;(4) 租赁前和合同到期后地上物体的处置 (V)租金及其交付方式 (VI)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违约责任 (VIII)合同纠纷的解决 (IX)第二十一条出租人与承租人就租赁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并签字盖章后,合同成立。租赁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或终止 第二十二条租赁合同签订后,当事人可以向农村合作经济管理部门或者公证机关申请认证或者公证,确认租赁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第二十三条租赁合同、转租合同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府备案区县政府合同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农村合作经济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租赁合同可以变更或者终止: (一)租赁合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2)租赁荒山因国家建设征用(3)双方协商一致,不因租赁合同的变更或终止损害国家或集体的利益(4)一方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履行合同。如果另一方因合同的变更或终止而遭受损失,责任方应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出租人租赁非其集体所有的荒山,给承租人造成损失,根据法律可以免除责任,第二十六条租赁合同一方当事人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另一方应在收到通知后30天内给予书面答复。双方就变更或终止租赁合同达成书面协议后,应当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区、县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七条租赁合同期满后,租约可以续签。第二十八条租赁合同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人民政府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区、县农业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未在租赁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作出仲裁裁决时,仲裁委员会应当作出仲裁裁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