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愿放弃声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1、 自愿放弃不动产的声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则》生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如果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自愿作出放弃不动产的声明,并且申报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良好的社会治安习惯,申报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二是遗弃后继承权如何恢复。放弃继承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书面形式;另一种是口头形式。放弃的意思表示一经其他继承人作出并接受,因恢复继承权、重新主张继承权而发生的诉讼纠纷,必须由人民法院根据放弃继承权人提出的恢复继承权的理由提出,否则不能恢复继承权恢复。 放弃继承权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表达,恢复继承权必须在遗产处分前表达,否则法院不予支持。在分割遗产时,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是继承人的法定义务。继承人分割遗产时不为胎儿保留份额,或者为胎儿保留的遗产数额过小的,应当从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中按比例扣除适当数额。必要时,胎儿的监护人可以诉诸法律,保护胎儿的合法权益。 3。最新消息(民法典将于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社会治安和良好习惯。上述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自愿声明放弃遗产。申报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社会治安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需要法律帮助,你可以去法律咨询网咨询。法律咨询网有一位专业律师为你解答。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