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同一债务分期履行诉讼时效要如何计算
释义
    该规定第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该条规定看似简单,但却解决了实践中的不少争论。
    一、何谓同一债务分期履行
    该司法解释的第五条明文规定,该条适用于“同一债务分期履行”。但是何谓“同一债务分期履行”,却需要进行一番解释。在理解该条款之前,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分期履行之债和同一债务分期履行这两个概念:
    分期履行之债,指当事人在同一份合同中约定,对合同约定的债务分期履行。我国《合同法》第166条规定:“出卖人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出卖人对其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该批标的物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标的物解除。出卖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标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的交付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以及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解除。买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标的物解除,该批标的物与其他各批标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经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标的物解除。”该条规定的就是分期履行之债。如果各批债务具有可分性的话,可以就每一笔债务行使独立的权利,即其诉讼时效可以从每笔债务履行届满时起算;但是当各笔债务具有整体性时,则只有所有债务只具有有一个请求权,即其诉讼时效应当从最后一笔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起算。
    (一)通常而言,分期履行之债又可以具体分为定期给付之债与分期给付之债。
    1、定期给付之债(不同笔债务),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断定期重复该债务,同时该债务具有双务性,因此各期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均为独立之债。例如居民的水电煤等定期给付之债。
    2、分期给付之债(视为同一笔债务),指某一债务发生后,当事人按照约定分期履行,其债务在订立合同时即产生,而不像定期给付之债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例如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分期付款。该种债务具有同一性和整体性。
    由此可见,分期履行之债既有可能是同一笔债务,又有可能是同一性质的数笔债务。简而言之,定期给付之债为不同债务,分期给付之债为同一债务。
    (二)同一债务分期履行(同一笔债务),就是指当事人约定将同一笔债务分期履行,其虽然也是在同一合同项下对债务分期履行,但是该债务为同一笔债务,而不是不同笔债务。其债务的内容在订立合同时就已经确定。
    由上论述可得,笔者认为最高院第5条该规定的诉讼时效起算点适用的“同一债务分期履行”应当从广义理解,即还应当包括分期给付之债这种情形。但是是否如此,还有待有关机关的进一步阐释。
    二、该条规定的理论分析
    对于全部债务而言,当事人如果约定了最后的履行期限的话,当然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即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履行期限届满起算。这一问题学界并没有过多的争议。
    但是对于给付各分期履行的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应如何确定,确存在着很大争议,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应当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因为同一债务分期履行,该债务实质上为同一债务,具有整体完整性。但是,如果从每一期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分别计算诉讼时效,必将割裂同一债务的整体性,将导致债权人担心其诉讼时效过期而频繁主张权利,动摇交易的信心,背离了诉讼时效制度所追求的效率价值问题。
    观点二,应从每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分别计算。虽然该债务是基于同一合同所产生的一个整体,但是在合同约定分期履行的前提之下,直击上市将整体的债务分割为若干个数额、期限等,因此其实互不相同、相互独立的债务。债务人应当在各自相对独立的债务的履行期限届满时履行了义务,否则构成违约。
    观点三,即区分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形,既可以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计算,也可以从每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分别计算,而不是一概而论。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更倾向于观点一,即应当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具体理由如下:
    (一)同一债务分期履行,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债务,是基于同一合同目的所成立的。虽然基于当事人的意愿,将债务的履行进行了分割,使每个分债务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还不足以否定该债务的整体性。因此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算更符合该债务的特征。
    (二)该种做法更具有合理性。从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目的来看。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是为了稳定交易秩序,而非限制乃至剥夺权利人的权利。债权人没有在每一期履行届满后主张权利,并不是怠于行使权利,而是基于对债务具有整体性的合理信赖。为了促进双方的友好合作,不愿意也不想在部分债权受到侵害后就立刻主张权利。因此,诉讼时效就不应当从每一期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气起算。
    (三)这种做法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减少诉讼,实现诉讼效率。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算,有利于避免双方当事人频繁主张权利,减少诉讼的产生,节约司法资源。
    三、该条有待改进之处
    虽然,该司法解释对同一债务分期履行诉讼时效进行了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定纷止争的作用,但是不可能完全解决所有的相关问题。
    例如,当事人对其履行的债务设定担保的,那么如何来确定保证诉讼期间的起算点?对于这一问题,也存在着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应当从某一笔或者某几笔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因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立法目的并不相同,从保证期间保护保证人的立法目的,以及当事人之间约定仅为某一笔或者某几笔债务提供担保的情况考量,保证人只对某一笔或者某几笔提供担保的,原则上也应当从某一笔或者某几笔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而认为应当从最后一笔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的则认为,虽然保证或许仅限于其中一笔或者几笔债务之上,但是无法否认该一笔或者几笔债务是整个债务的一部分这个事实。既然给付每一期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最后一期履行期限之日起算,所以保证期间也应当和其衔接,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气起算。
    但是以上两种观点,何者为先,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得不有待于有关机关去在新一轮的解释中进行释明。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8 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