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劳动仲裁过了时效还可以吗 |
释义 | 工作中如果发生受伤的情况,这种情况是需要公司来进行赔偿的,一般来说,有的公司会没有对员工进行赔偿,所以就会导致劳动纠纷的出现,如果出现劳动纠纷,那么,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是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接下来由法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工伤劳动仲裁过了时效还可以吗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工伤劳动仲裁过了时效还可以吗 1、工伤申请认定的时间为一年的时效,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24小时通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自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也是一年,所以你要明确你说的工伤过的时间是不是申请的时间,如果不是,符合申请仲裁的条件还是可以申请的。 ![]() 二、劳动仲裁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劳动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三、劳动仲裁相关事项 (一)仲裁时效: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外: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举证责任倒置: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由单位举证,否则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三)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四)集体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诉讼活动。 (五)仲裁裁决:下列争议做出的仲裁裁决对用人单位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对该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方面发生的争议。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伤劳动仲裁过了时效还可以吗的相关内容,不管是通过劳动的方式还是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我们都要保存好相应的证据。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