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障消费者安全是经营者最基本义务 |
释义 | 针对不时发生的消费安全事件,广东经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杜艳芝认为,这类案件的赔偿在法律中的规定是比较全面和清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当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如果是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都对消费安全作出相关规定。 根据上述法律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作出的比较完善的规定,消费者可以选择适用《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进行救济,同时还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法》等规定进行自我保护。 消费安全受威胁是浪费社会资源 前段时间,发生在深圳的某主持人在消费场所摔伤致死事件,就让餐厅的经营者支付了大笔赔偿费用。如汽车安全性如果发生意外,可能让消费者丧生;而因为热水器的质量问题,消费者煤气中毒,而至于生活不能自理,最后热水器生产厂家赔偿。一方是消费者受罪,一方是经营者钱受损。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消费的安全保障问题时,经营者也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消费安全受损要选正确途径处理 杜艳芝提醒,消费者在消费安全受到损失时,首先应努力让自己了解相应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 二是要采用正确的途径选择处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解决:和解、调解、申诉、仲裁、诉讼。 另外,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涉及到消费安全的消费者,在维权时经常会遇到是选择违约之诉还是侵权之诉的问题。消费者应在律师指导下,根据事实和证据正确选择,并确定追究责任的方式,以加大对自身的保护力度。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