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背真实意思表示是否自始无效 |
释义 | 一、违背真实意思表示是否自始无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的有效成立,首要条件在于双方当事人真实、自愿地表达意思。 一旦缺失了这一要素,那么合同就会因为缺少合法的基础而被认定为无效。这就意味着,这样的合同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该行为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合同无效典型情形分析 合同无效的典型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如果损害了国家利益,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1)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2)而胁迫则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也属于无效合同。 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同样无效。这种合同需要满足三个要件: (1)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2)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 (3)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 三、合法形式非法目的探讨 1.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为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通过采取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真实目的,从而订立的合同。 2.这类合同由于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且其真实目的或手段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被认定为无效。 3.在判断一个合同是否属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时,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的形式、内容、目的以及当事人的行为等因素。 4.如果合同的形式虽然合法,但当事人的真实目的或手段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那么该合同就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5.需要注意的是,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与一般的无效合同有所不同。 (1)一般的无效合同是由于合同本身存在违法情形而被认定为无效; (2)而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则是由于当事人通过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被认定为无效。 因此,在判断合同是否无效时,需要仔细分析合同的具体情况,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合同无效的情形多种多样,你是否还遇到过其他合同问题?快来法律网,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专业解答和解决方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