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 民事诉讼程序有如下特点::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 二、民事诉讼的原则 民事诉讼有如下原则: 1.当事人平等原则 即当事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义务、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程序参与原则 当事人必须拥有影响诉讼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充分的参与机会。 3.辩论原则 即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的理由。 4.依法自由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或处置自己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5.诚实信用原则 要求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6.程序公开原则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审理过程和判决宣告一律公开。 7.法官中立原则 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任何关联。 ![]() 三、民事诉讼的大致流程 民事诉讼的流程大致如下: 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后,缴纳一定比例诉讼费用。 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原被告发开庭传票的。 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 5.开完庭等待判决结果。法律网提醒,如对结果不服,自收到判决结果之日起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