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什么不同 |
释义 | 一、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什么不同 1.从责任形成条件上来看,违约责任是违反有效合同而产生的责任,它以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1)而缔约过失责任则适用于合同订立中及合同不成立、无效和被撤销的情况下。 (2)区分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合同关系是否有效成立。 (3)如果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则应适用违约责任,而不必去考虑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4)如果不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则可以考虑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2.从所违反债务的性质和类型上来看,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债务,是一种约定义务,其核心为给付义务。 (1)而缔约过失责任则是违反了先合同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其核心是随义务。 (2)这两种债务在性质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因此也成为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 3.从责任承担形式来看,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责任承担形式,比如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比例,也可以约定定金条款等。 4.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所以不能由当事人来进行约定,只能由法律来直接进行规定,而且只能是损害赔偿责任。 二、责任形成条件对比 1.在对比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形成条件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违约责任的产生是基于有效的合同关系的违反。 2.换句话说,只有在合同已经成立并且有效的前提下,如果一方违反了合同条款,才会产生违约责任。 3.相对而言,缔约过失责任的形成条件则更为宽泛。它适用于合同订立过程中,以及合同不成立、无效和被撤销的情况。 因此,从这一点上看,缔约过失责任对合同关系是否有效的要求并不严格。 ![]() 三、责任性质及承担方式 关于责任性质及承担方式,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有着显著的区别。 1.违约责任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违反合同债务,是一种约定义务,其核心为给付义务。 2.而缔约过失责任则是违反了先合同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其核心是随义务。 这两种债务在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责任承担方式上的不同。 对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 1.例如,他们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比例,也可以约定定金条款等。这种灵活性使得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更加多样化。 2.对于缔约过失责任,由于其是一种法定责任,因此其承担方式不能由当事人来约定,而只能由法律来直接规定。 3.通常情况下,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方式只能是损害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的目的在于弥补因缔约过失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以维护公平和正义。 了解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不同,你是否对如何避免法律责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法律问题上,防范胜于未然。法律网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知识和实用建议,助你远离法律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