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终止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协议终止程序 协议终止程序是指经双方协商同意终止合同的程序。其特点是:合同的解除取决于双方意愿的表达,而不是基于一方意愿的表达,不需要有终止的权利。以新合同终止原合同是完全错误的。它适用于协议解除的类型,在单方解除中,只要解除权人愿意采取这一程序,法律也应允许并促进这一程序,因为协议解除的程序是以合同的形式进行的,还必须有要约和承诺,以使合同终止生效。这里的提议是终止合同的提议。其内容是消除现有的合同关系,甚至包括是否返还已履行的部分以及如何分担责任。必须在现有合同终止前发送给现有合同的另一方。此处的接受表示接受终止合同,并表示完全同意上述报价。协议的终止是否取决于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判决?中国法律没有做出这样的规定,允许双方选择: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判决,或直接由双方达成协议终止原合同 当采用协议解除程序时,解除何时生效?当合同终止需要相关部门批准时,相关部门批准终止的日期为合同终止日期。当合同终止不需要相关部门批准时,双方达成协议的时间为合同终止的生效日期,或者双方约定终止生效日期 解除权的行使程序 解除权的行使程序必须以双方享有解除权为前提。所谓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产生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是一种形成权。根据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合同解除权不需要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只有解除权人单方意思表示才能解除合同。有权解除合同的人要求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到达另一方时,合同终止。对方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合同的有效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根据《合同法》第96(2)条的规定,解除权的行使程序适用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一方违约并终止协议的情况。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解除权由双方享有,任何一方均可行使。如果一方违约,解除权属于守约方,否则违约方将利用解除制度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约定终止的情况下,终止权属于合同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 解除权是债权人的一种利益。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债权人放弃或者迟延该利益。因此,解除权的行使具有自主权,主要表现在解除权人可以在合同终止与继续履行请求之间进行选择,解除权可以在特定期限内的任何时间行使,并且可以采取与对方协商的方式 解除权的行使也有限制。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撤销权行使期限的,当事人逾期不行使的,撤销权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对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没有约定,经对方催告,对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权利消灭(《合同法》第95条) 解除权的行使应通过双方协商进行,这在中国是应该提倡的,因为: 首先,解除合同不会增加双方的物质利益,但是相互增加和消除。仅在这一点上,双方就合同的终止以及由此产生的财产返还和责任分担达成协议并不容易,这也是法律应给予有关各方排除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毕竟,双方特殊的物质利益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存在的,双方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如果合同的终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双方应在相互理解和相互迁就的情况下终止合同,谈判过程是一个双方都了解问题原因以及如何分配责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对方的困难,相互理解,相互让步,这不仅可以解决法律后果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以利于纠纷的解决,减少诉讼 第三,主张协商方式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调解原则,使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更加统一 双方协商方式不是丧失终止权。相反,正是协商一致终止合同权利的存在和作用大大增加了协商一致终止合同的可能性。无解除权的当事人之所以同意解除权人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即使不同意,解除权人也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解除合同,并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协议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 法院判决程序 此处提及的法院判决程序,并不指协议终止程序中当事人向法院申请终止合同的程序和程序行使终止权的程序,但指法院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时决定终止合同的程序。由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终止合同,当事人没有终止行为,但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要件作出判决。因此,此类合同的终止只能适用于法院决定的程序 终止合同的条件只是终止的前提。当条件满足时,合同不会自动终止。为了终止合同,必须遵循某些程序。合同解除程序包括三种:协议解除程序、合同解除权行使程序和法院裁定程序。因此,如果您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向律师协会的专业律师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