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起诉侵犯名誉权的时效性是多久?
释义
    一、起诉侵犯名誉权的时效性是多久?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名誉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于名誉权处于继续状态,那么即可使用诉讼时效中断,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
    二、名誉权被侵害有哪些方式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1、侮辱
    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2、诽谤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通则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三、分类
    公民名誉权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法人名誉权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评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立即进行道歉,同时也要消除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近几年中公民的维权和法律意识不断的提高,名誉权也是公民人格权中的一类,当出现了侵犯名誉权行为后也是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这也是维护最有效的方式。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