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权能够在继承开始之前放弃吗? |
释义 | 所谓继承就是权利人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被继承人的遗产,可见,继承权的产生并不受到当事人意思的影响,在继承程序开始之后,除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人就能继承遗产。但我们经常说:子替父偿债、丈夫的债妻子得还,这句话在法律上的意思是儿女或者配偶在依照继承法继承所得的财产需要偿还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因此有人觉得我不继承财产就少了一桩事,这个权利我放弃。诚然,权利人有权放弃自己的权利,但是继承权的放弃需要注意程序问题。 ![]() 1、继承开始后才能放弃权利 (1)继承开始前签订的互不继承的协议并不受法律保护。因为继承开始前,当事人享有的继承权利并不确定,实践中会出现当事人之间在生前协商签订互不继承的协议,放弃在对方去世之后自己享有的继承权,但法律不保护为不存在的权利所签订的协议,这并不同于法律上的附条件生效合同。 (2)放弃继承权需要在当事人去世后遗产分配前做出表示。在当事人去世前,财产啊还没有成为遗产,继承人无法行使继承权继承;遗产分配后,财产已经明确归为继承人所有,已经实现了继承权,更无法放弃。只能在当事人去世后遗产分配前这段时间才能做出放弃继承权的表示。 2、需要以法定的形式放弃继承权 (1)遗赠继承 继承的形式有很多,各继承权的放弃程序亦不同。如果当事人是通过遗赠获得财产的,这相当于是个赠与合同,需要权利人积极的行使权利,因此法律规定,权利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没有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那么就推定遗赠人自动放弃遗赠。 (2)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 如当事人是通过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的方式,则需要到相关机构作出放弃遗赠的公证,但须注意的是,一旦放弃了权利则不能自行恢复,需要经过法院的许可才能恢复权利。 继承权可以在被继承人去世之后依照法定的程序放弃,那么权利人则不可以继承任何的财产,如果使用或者买卖了,该行为属于无权处分,需承担法律上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