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区别 |
释义 | 一、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区别 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是农村土地权益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对土地的使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别。 1.从权利性质上看。 (1)土地使用权更侧重于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划分和确定,体现的是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主要由行政法进行调整。 (2)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更多地从民事合同的角度进行规范,体现的是合同双方在法律框架下的平等协商和意思自治,主要由民法典进行调整。 2.从获取方式和流转性上看,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方式主要有出让、划拨、转让三种方式,而土地经营权则具有更强的流转性,可以通过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 这种流转性使得土地经营权在农村经济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3.从权利内容上看,土地使用权主要包含对土地的使用、收益和依法转让等权利,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则还包括对土地的占有、承包期限内的使用、收益和依法流转等权利。 这些权利内容的差异也反映了两种权益在性质和功能上的不同。 二、土地使用权具体内涵 土地使用权是指依法对土地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这种权利的核心内涵是承包人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包方是发包土地的所有权人或者在发包前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使用权,具备发包人的资格; 2.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是依法(政策、法律、合同)取得。合法取得了承包经营权,即对承包土地享有了合法的土地使用权。 这种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转让等方式进行获取,并且具有一定的流转性。 ![]() 三、获取方式与权益保护 获取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主要有出让、划拨、转让三种方式。 1.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2.划拨是指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将土地使用权无偿转让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3.转让则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其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等。 在获取土地使用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1.对于土地所有者来说,应当确保其土地权益不受侵犯,避免因不当出让或划拨造成损失。 2.对于土地使用者来说,应当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按照约定的用途和期限使用土地,避免因违法使用或超期使用而引发纠纷。 现在你对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吗?在法律网上,我们为你提供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