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证醉驾撞死人逃逸定什么罪 |
释义 | 一、无证驾驶撞死人逃逸什么罪 无证驾驶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的行为。因此,无证驾驶造成人员伤亡是可以定性为交通肇事罪的。 交通肇事逃逸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无证驾驶撞死人逃逸在交通肇事罪的范畴,即主观上是过失犯罪,客观上表现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事故发生,侵犯的法益是交通运输管理安全。而根据撞人之后肇事者的行为和被害者的状况,在法律裁定上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根据司法解释,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在交通事故中,肇事演变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关键在于肇事者的一念之差。 ![]() 二、撞死人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1、公民应当遵守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 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冷静处理,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警,等待交警部门处理。 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刑罚,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首先无证驾驶构成违法行为,驾驶人会面临行政拘留,其次无证驾驶撞死人又逃逸的行为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当事人最少会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除了当事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外,还需要向受害人家庭支付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并且缴纳一定罚金。以上就是由法律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无证醉驾撞死人逃逸定什么罪的法律知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两百三十二条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两百三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