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诈骗的定义 |
释义 | 一、网络诈骗的定义 网络诈骗的定义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网络诈骗为何受骗子“追捧” 网络科技日新月异,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也“与时俱进”,不断翻新,并日益“集团化”、“职业化”,往往令人防不胜防。那么,网络诈骗为何会受到诈骗嫌疑人的“青睐”呢? (一)低成本赚大钱:仅需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制作设置钓鱼网站和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即可完成犯罪的前期准备。其利用现代网络和移动通讯,猎取物色的犯罪对象不计其数,积少成多的犯罪收益往往让犯罪分子不择手段。而目前多数小额网络诈骗犯罪侦破率极低,司法手段很难有效及时打击该类犯罪,导致犯罪嫌疑人无视法律,疯狂作案。 (二)摇一摇就能摇到“摇钱树”:微信、陌陌、米聊等自媒体软件开发了诸如“摇一摇”、“扫一扫”、“查找附近的人”、“漂流瓶”、“和陌生人说话”等新功能,通过晃动手机或者“拣起一个瓶子”就能进行在线即时交友聊天,简单一个“打招呼”就可能使自己成为对方的好友,在聊天交友的同时,也可以浏览对方的个人信息、照片,在虚拟世界中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对方的信息,为行骗埋下铺垫。 (三)编个身份,“让你找不到我”:自媒体软件大多采用非实名制登记,对用户注册没有太多限制,以身试法的青少年往往用他人或虚假信息多次进行注册,往往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采取注销或丢弃sim卡的方式逃匿,并更换身份继续作案,给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网络诈骗借助现代互联网和通信设施实施犯罪,大大突破了传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犯罪地域分布广泛。网络虚拟性、关联性特点造成传统时空关系的分裂,完成一个犯罪行为的诸多要素可能分布在多个地域内。碎片化的地域分布特征增强了犯罪的非接触性,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存在极少的交流,受害人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能知道的仅仅是对方的虚拟姓名、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这都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警惕网络诈骗四大陷阱 据了解,任何网络诈骗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套出”客户的密码和账号。而银行工作人员与骗子的最大区别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取款、查询等任何时候都不会询问,也不知道客户的账号密码,而骗子千方百计骗的就是密码。 网银防骗两大招 登录正确网址:访问银行网站时请直接输入网址登录;小心识别虚假网站;保护好账号和密码:在任何时候及情况下,不要将您的账号、密码告诉别人;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索要卡号和密码的行为。 确保计算机安全:定期下载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安全程序或补丁;安装个人防火墙;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核心内存:警惕网络 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诈骗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他们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果客户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窃取客户资金。 二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如果客户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非法占有客户资金。 三是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客户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当人们在网吧等公共电脑上上网时,网吧电脑内有可能预先埋伏了木马程序,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被窃。 四是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怕麻烦而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的心理,通过试探个人生日等方式可能猜测出人们的密码。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网络诈骗的定义的相关知识,网络诈骗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一种诈骗手段。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