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法律上对杀人犯怎么判刑 |
释义 | 一、我国法律上对杀人犯怎么判刑 《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根据不同情节,可判处不同刑罚。 1.情节严重者,如出于卑劣动机杀人,或手段残忍,或对象敏感,或后果特别严重,将面临死刑或无期徒刑。 (1)这些包括为财或性杀人,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罪证,干涉婚姻自由等动机; (2)使用焚烧、肢解等手段; (3)杀亲人或知名人士,或造成社会恐慌; (4)多人死亡或家属精神失常等情形。 2.情节较轻的,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自杀、生母溺婴等,可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特别指出,出于重男轻女溺杀女婴的,其主观动机恶劣,不应当看作情节较轻。 二、情节严重的杀人犯 情节严重的故意杀人罪,我国法律规定应当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这涉及多种情况,如:杀人动机卑劣,使用极端残酷手段,针对特定重要人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导致多人死亡等。 这些行为因其对社会秩序和人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故法律给予最严厉的制裁。 ![]() 三、情节较轻的杀人犯 对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可处3至10年有期徒刑,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自杀和生母溺婴等。 1.其中,激情杀人需满足特定条件:被害人严重过错引起强烈情绪,行为人失去理智,且是在情绪激动下实施。 2.对于生母溺婴,如果动机是出于无力抚养等,情节较轻; 3.但如果是因性别选择而杀害女婴,则视为动机卑劣。 如何界定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与情节较轻?欢迎在法律网提问,我们提供法律指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