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役又称“力役”。与军役、杂役并为徭役,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强迫劳动人民承担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无偿劳动。西周时已有力役征发制度。秦统一中国以后规定:男丁每年在郡县服役一月叫更卒,到国都服役为正卒,往边境服役为戍卒。为减少每年的往返时间,将正卒和戌卒集中服役各一年,秦代劳役负担极为沉重。汉承秦制,开始允许以钱代役。魏晋时期战乱初定,徭役稍有减轻,东晋男丁役每岁二十日。南北朝各代,南朝男丁役每年至多四十五日;北齐二十岁充兵,六十岁免力役,北周男十八至五十九岁,男丁丰年役三旬,中年二旬,下年一旬,一家只派一人服役。隋初十八岁以上为丁,六十岁免役,每年三十日役。唐行租庸调制,每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实行两税法后,将庸归入两税。宋代役制复杂,其中衙前、里正等名目十分苛重,又多次修改役法,差役、募役交替。明代分里甲、均徭、杂泛三类,推行一条鞭法以后,以徭役统征银两,与田赋并收。清雍正年间,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从此徭役归入田赋。尽管历代法律详细规定了劳役的时间、承担者的年龄、征发的方法等,但统治者很少认真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