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的特点有哪些 |
释义 |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特点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行政处罚,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能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多发生在阴雨、雾天和雪天,因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车辆、行人稀少,能见度低,难于发现,使逃逸者认为有机可乘。 2、发生的时间多在夜间。 3、多发生在乡间公路和偏僻公路,人车稀少,有利逃逸。 4、外地过境车辆驾驶员,易抱侥幸心理,肇事后逃逸。 5、无证酒后驾车者,在畏罪心理驱使下,易发生逃逸行为。 6、借车或公车办私事者,为推脱责任,易发生逃逸行为。 7、从年龄分布看,逃逸案中青年驾驶员居多,尤其集中在25--35岁之间,因为他们顾虑较多,侥幸心理特别重。 8、事故一般发现较晚,肇事车逃离现场、人证、物证缺失,致使现场勘查困难。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方式是什么 1、肇事后,发理四周无人、无车,驾车逃逸。 2、肇事后,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然后逃跑。 3、肇事后移尸灭迹,然后逃跑。 4、肇事后将伤者送往医院,然后逃跑。 5、肇事后弃车潜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肇事逃逸的一般多发生在夜间,可能是因为酒驾,并且在人烟稀少,比较偏僻的路段,天气一般是下雨或者雾霾。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