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认定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释义
    怎样认定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从而认定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罪:
    1、考察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
    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已没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也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但仍与他人签订合同,一旦货款到手,便大功告成,或大肆挥霍,或逃之夭夭,如此等等,不言而明,这些人签订合同是假,骗取财物是真,当然应以诈骗论处。但是,不能只根据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作为区分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标准。例如,某人在没有落实货源的情况下,为了营利即与人订立了供货合同。在收到预付款之后,多方查找货源,仍未落实,但表示愿意偿还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此案中,行为人在不具备履行合同的条件下与他人签订了供货合同,但从他的整个活动看,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目的,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而应当按民事欺诈处理。
    2、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骗行为
    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欺骗行为,即使合同未能全面履行,也只能作合同纠纷处理,不能定合同诈骗罪。但是,有欺骗也不一定构成诈骗罪。一般来说,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在事实上虚构了某些成分,但是并非掩盖基本事实,而且实际上也并未影响对合同的履行,或者虽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行为人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说明行为人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故不能以诈骗罪处理。然而,对于那些伪造证件,使用假证件,编造谎言,骗取信任,掩盖其根本无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以诈骗罪论处。
    3、看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实践表明,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在签订合同后,必然设法创造条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也会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损失。无疑,这属民事纠纷。但是,有些人在合同签订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往往是货款一到手,便移作它用,或大肆挥霍,造成无力偿还。这种行动足以证明他根本无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骗取财物的目的,因此,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4、看行为人在违约以后是否愿意承担违约责任
    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若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发现自己违约或者对方提出违约时,尽管提出种种辩解,但当无可辩驳自已违约时,会承担违约责任。然而有些人在明知自已违约,不可能履行合同时,往往采取潜逃等方式进行逃避,使对方无法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说明其主观上具有骗取财物的故意。对于这种人,一般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是,应当指出,对于那些不得已外出躲债,或者在双方谈判中百般辩解,否认自己违约的,一般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而应当按民事纠纷处理。
    5、考察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
    查明合同末履行的原因,对于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有很大作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之规定,合同当事人一旦享有权利,就必须相对地承担相应的义务,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是对等的,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面享受了权利,而不愿意、不主动去承担义务,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造成的,从而说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是,如果合同当事人享受了权利后,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去承担义务,然而,由于发生了使行为人无法预料的事实,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对此,应当以民事纠纷处理,不能定合同诈骗罪,因为这种情况行为人不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总之,区分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时,要在综合全案事实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把握实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法律咨询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9: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