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手机短信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释义
    对于证据,我国的法律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证据的种类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那么手机短信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我国法律明确说明,手机短信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是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其效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手机短信在收发短信这个过程中,涉及了收件方,发件方以及中间运营商,所以,其效力是有一定的限制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手机短信的证据能力:
    手机短信是SMS的简称,就法律的角度而言,由于收发短信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发送人,中间商,以及收件人三方的影响,所以其证据能力的是有一定限制的。对于法律中的证据能力指的是一件材料对于某一事件是否有着严格的证明能力,同时这种证明能力是可以作为证据,进行质证,调查并且采纳的资格的,但是这种证据不仅仅是实物,可以是人证,或者其他的如音频等无形的。由于证据关乎着法庭进行最后的判决时重要参考的因素,因此法律对于证据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是同时具有以下三个性质才可以作为证据,一是客观性,二是关联性,三是合法性。
    首先我们来看客观性。证据作为重要的法庭审理案件中参考依据之一,其本身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而不是随意杜撰就可以的。因此证据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的,存在的形式也是客观的。对于内容的客观,很好理解,证据内容必须是对事实的真实反映,其内容也必须是真实而且客观的。比方说,物证中常见的照片,照片真实反映了客观事实的同时,其所拍摄的情形也必需真实存在。假设一张照片拍摄了一个人的杀人的情况,同时这个人也真实地在照片拍摄的地区当个时间段杀了人,那么照片就是证据。对于形式的客观,以上文的照片为例,照片的这种形式的客观的,但是如果是一个人进行的描述,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怎样的方式杀了另外一个人,这时候他的形式就不是客观的了。
    反之来看短信是否具有证据所要求的客观性。事实上,短信是通过发件人的文字,图片,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而后收件人在受到信号时候,自动转为收件人可视可阅读的文字或者是图片笔,这点在形式客观性上不容怀疑。但是其内容的客观性就是有待商榷的一部分。A通过B的手机,向C发送短信。而B对此完全不知,而短信则是A的意思表达,并非B。当发生纠纷的时候,C以此短信说明B所作出的承诺,这显然就不具有客观性。
    其次是关联性,即证据对于其所要证明的对象有一定的证明作用。
    其三是合法性。我国法律规定,证据的来源,形式,主体,以及手段均是合法的,才能说明的证据的合法性。因此,作为证据提交的手机短信,必须是有合法的形式,经过法定的人员进行收集的,来源和内容必须是合法的。小编认为,手机短信是满足上述一切条件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