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流浪汉车祸身亡 民政局出面索赔
释义 今天,被称为政府首次替死亡流浪汉打索赔官司的“中国第一案”在江苏省南京市审结,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上诉人高淳县民政局并非适格诉讼主体为由,终审判决驳回其上诉请求,维持了高淳县人民法院驳回高淳县民政局的诉讼请求的一审裁定。

  法院审理查明,2004年12月4日,司机李代胜酒后驾车时,在高淳县境内将一名躺在马路上的流浪汉碾轧致死。事后,由于无法确定死者的具体身份,又无家属认领尸体,事故后续处理工作无法进行。2006年4月,在死者亲属一直不出现的情况下,高淳县民政局以社会救助部门以及流浪汉监护人的身份,出面替死亡流浪汉索赔,将肇事司机、保险公司起诉到高淳县法院,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

  高淳县法院审理后,以高淳县民政局不符合原告主体资格为由,一审裁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高淳县民政局不服,向南京中院提起上诉。

  南京中院审理后认为,高淳县民政局没有证据证明其支付了死者的相关丧葬费用,因此与本案没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由于其并非本案赔偿权利人,救助站的救助职责也不包括代表或代替流浪人员提起民事诉讼。因此,民政局并非本案适格诉讼主体。

  终审宣判后,本报就民政局的诉讼地位问题采访了本案审判长路兴法官。

  路兴认为,民政局是否可以作为本案的适格诉讼主体,应从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高淳县民政局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关键在于高淳县民政局是否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即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死亡后,赔偿权利人是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受害人的近亲属。因此,高淳县民政局不具备要求涉案司机和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资格。况且,高淳县民政局在起诉时,也未能提供其支付了相关丧葬费用的证据,故不能认定高淳县民政局与本案存在直接利害关系。

  其次,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救助站向这些流浪人员提供的救助包括提供食物、住处、突发性的医疗救助、返回的交通便利和帮助与亲属或单位联系。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救助站实施的措施是被动的、临时性的,救助范围是流浪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不包括代表或代替这些人提起民事诉讼。因此,民政局认为其依法负有的救助职责包括代替无名死者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理由,缺乏法律依据。

  第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案赔偿权利人应是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受害人的近亲属。本案审理中,虽然这些权利人尚未出现,但不能排除其客观存在的可能。上述权利人知悉本案情况后,在法定诉讼时效内依然有权对侵权人索赔。

  “无名死者”权益不容忽视

  据悉,南京中院审结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