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效力待定合同 |
释义 | 一、民法典中如何认定效力待定合同 1.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的合同,要经合同权利人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追认的,合同无效。 2.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规定,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效力待定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其法律效力尚不确定,需要等待权利人追认后方能生效的合同。 这类合同通常涉及到未成年人、无权代理等情形。 二、追认合同的法律规定 1.在民法典中,关于追认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第一百四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一条。 2.根据这些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3.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则视为拒绝追认。 4.对于无权代理的情况,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5.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如果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 6.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 三、撤销权与代理规定 1.在民法典中,关于撤销权与代理的规定主要涉及以下条款: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一百六十九条和第一百七十一条。 这些条款明确规定了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除非得到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 2.代理人也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除非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 3.对于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情况,也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如果未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代理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代理人滥用代理权或进行不当行为。 同时,也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代理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以及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关于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追认合同的法律规定以及撤销权与代理的规定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认真理解这些规定,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追认及撤销权与代理的规定在实际应用中有诸多细节需注意。如你有更多法律疑问,请随时向法律网提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