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一、农村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 1.农村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的核心,也是确定低保对象的依据。低保标准最低为600元/年,最高可达2560元/年。 2.但请注意,这一标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3.低保金是根据当地低保标准与低保家庭月人均收入的差额来计算的。 4.对于特殊困难人群,如“三无人员”、高龄老人、大中专学生、重病重残人员、单亲家庭等,还可以在应享受救助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10%~100%。 二、标准制定及调整 1.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是一个科学和严谨的过程,一般由县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维持当地农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来确定,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2.这个过程需要科学的调查和测算,以确保低保标准既能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又不会过高导致财政负担过重。 3.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水平的变化,低保标准也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 三、低保对象及计算方式 1.农村低保的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这些居民可以向当地的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政策,领取低保补贴。 2.对于特殊困难人群,如“三无人员”、高龄老人、大中专学生、重病重残人员、单亲家庭等,还可以在应享受救助标准的基础上,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10%~100%。 3.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低保标准和低保金的计算方式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申请者在申请前先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和了解。 低保政策为农村困难家庭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但标准如何制定和调整?更多细节,可以咨询法律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