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民如何识别和防止网络诈骗 |
释义 | 一、网民如何识别和防止网络诈骗 网民识别和防止网络诈骗的方法有: 1.保护个人信息: 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银行信息等敏感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2.验证身份: 对不明来电、邮件或信息保持警惕,要求提供正式渠道确认身份。 3.谨慎点击链接: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尤其是来自不明来源的链接,以免陷入钓鱼陷阱。 4.确认网站: 在购物、银行等网站输入敏感信息前,确认网站的URL是否正确,避免进入仿冒网站。 5.设备安全: 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使用强密码,安装防病毒软件,保护设备免受恶意软件攻击。 6.其它。 二、网络诈骗可以自首吗 法律网提醒您,只要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就构成自首。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三、网络诈骗的追诉时效 网络诈骗的追诉时效要具体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