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邮件博客遗嘱难被认定有效
释义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录音机、录像机、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微信、QQ等进入到日常生活,随之而来的,有人开始用录音、录像、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立下遗嘱,甚至有人在网上设置网络遗嘱保管箱,定制“人生黑匣子”。
    然而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相比,继承法自颁布后,已近30年没有修改,除了录音遗嘱外,其他的高科技遗嘱方式都没有规定。但是,这些高科技遗嘱已进入审判实践,成为不能回避的事实。那么,如果用这种方式订立了遗嘱,其效力究竟如何呢?
    邮件博客遗嘱难被认定有效
    在邮件、博客、微博几乎人手一个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事情通过这些途径联系,表达,也有人开始尝试用这种方式订立遗嘱。尤其是微博兴起后,通过微博立下遗嘱遗言的也很多,一度被网络疯传。然而,这些遗嘱真的有效吗?
    赵先生和李女士都是科技人员(航天部的科技人员),常年在卫星发射中心,很少回北京,赵先生积劳成疾,一直生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由于女儿和儿子在北京上学,平时的通信都是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了防止后事出现问题,赵先生将遗嘱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了儿子。他在遗嘱中称:将自己的房子留给儿子,存款20万元留给女儿,书籍赠给单位。
    不久赵先生去世,两个孩子因为房产发生矛盾。赵先生的儿子出示了父亲的电子邮件遗嘱,要求以此继承房产。但他的女儿称,这封电子邮件虽由父亲的邮箱发出,但不能确定是不是父亲书写的,电邮上也没有父亲的签名,所以该遗嘱无效。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争议的电子邮件遗嘱虽是由赵先生的邮箱发出,邮件的内容表达了对财产的处分内容,也有赵先生的名字,但该邮件遗嘱并没有赵先生的亲笔签名,是否为赵先生所发出,也不能完全确定。因此,不能确定该遗嘱为赵先生的自书遗嘱,该邮件遗嘱无效,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法官释法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证据包括电子数据。
    海淀法院的孟凯锋法官认为,为了适应电子数据发展的需要,《民事诉讼法》于2012年修订时,将电子证据列为法定证据,使审判实践中确定电子数据证据的效力有法可依。“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微信、QQ聊天记录都属于电子数据,可作为证据使用,并且可以被法院采信。”
    “但由于网络电子证据都存储在网络上,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孟法官进一步列举说,第一,网络电子证据不易确定作者,虽然有的用户进行了实名认证,但这些认证不能直接证明该用户上的信息资料都由此人发出,有时可能为其熟人发出,也可能为黑客发出。第二,网络信息发出后,可以很快地删除或者修改,很容易被改变。第三,这些信息的签名难辨真假,绝大多数没有签名,有的名字也是打印上去的,在法律上并不被认可。
    “因此,如果仅仅有这些网络上的文字资料,而没有该资料是谁发出去的证据,这些网络证据的真实性则很难被法院采信,网络上的电子遗嘱也多是无效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