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 |
释义 |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自己管辖权范围内,对控告、检举或自首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一种诉讼活动。立案在中国刑事诉讼中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刑事诉讼的开端,只有经过立案这一法定程序,侦查、检察、审判机关才能开始进行侦查和审判活动。准确,及时地立案,对于迅速有效地组织力量收集犯罪证据,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具有重要意义。在立案阶段,通过对案件材料的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以打击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以保证无罪的人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凡是认为应当立案的,应填写《立案请示报告表》,说明材料来源,发案的时间、地点,犯罪事实和法律依据,立案的理由等,报有关司法机关的领导人批准。不予立案的,应将不立案的决定及理由通知控告人或控告单位。控告人或控告单位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有关司法机关应认真复议,作出答复。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