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立案
释义

立案

❶在刑事诉讼中,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依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以判明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❷刑事案件必经的法定程序。立案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立案阶段的任务是决定是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公、检、法机关通过对自行发现的或者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判明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以决定是否将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立案是法律赋予公安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立案的材料来源主要有: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犯罪自首。公诉案件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有犯罪事实。即必须是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和存在;(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并且依照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自诉案件的立案条件除了应当具备公诉案件的两个立案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属于自诉案件范围;(2)属于该人民法院管辖;(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诉的;(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任何单位、个人和被害人的报案、举报和控告以及犯罪人的自首,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都应当接受;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自首的犯罪人;对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再移送主管机关。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首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司法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而导致的法律责任,同时必须严格区分错告 误告与诬告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自首的立案材料后,应当填写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公、检、法三机关对于接受的立案材料应当迅速进行审查核实,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应当作出立案的决定。先由承办人员写出立案报告书或填写立案报告表,连同有关证据材料报送本机关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填写立案决定书,并由负责审批人签名或盖章,正式立案。对立案材料经审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立案的决定,制作《不立案决定书》,写明案件的材料来源,决定不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决定不立案的机关等。《不立案决定书》必须经过主管机关或者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有权在7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接受复议的公安机关应在收到复议申请10日内作出决定,并将复议结果书通知控告人;控告人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控告人对人民检察院不立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10日内申请复议,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在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控告人对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立案的,控告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自诉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二日起15日内作出立案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经审查不符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第二日起15日内作出不立案决定,书面通知自诉人并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立案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1)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和必经程序。只有经过立案,其他诉讼阶段才能依次进行,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才有法律依据,才能产生法律效力。(2)正确及时立案,有利于迅速组织力量,积极开展侦查或审判,迅速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3)正确及时立案,可以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立案阶段,公安司法机关通过立案前的审查,发现不具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决定不予立案,可以避免对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无辜者错误进行刑事追究,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4)正确及时立案,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3: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