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民法典合同的内容如何约定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二、合同内容怎么变更 合同变更,当事人可以经过协商签订协议对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变更。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三、合同内容的生效要件 法律网提醒您,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订立合同是所有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即意思表示的行为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当事人的内在意志和外在意思一致即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他人或者公共利益。 4.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则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