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宪法 |
释义 | 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有共同的本质。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法律的特征:(1)宪法规定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根据,一切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其内容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否则即为违宪,必须予以修改或废止。(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特别程序。通常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机关或专门组成的立宪会议、国民会议等机构,以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多数通过。有的国家在宪法通过实施前还要经过全民公决。中国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创议,由专门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宪法修改草案,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4)为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许多国家都就宪法的解释和监督实施作出特别规定,并设立了有关机构。中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资产阶级宪法就是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也正是以宪法的形式确认并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各项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和法治原则等。社会主义宪法维护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它所确认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真正的人民民主,是人类社会有始以来最高类型的民主。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无论其外在形式有什么差别,都无一例外地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和维护着资产阶级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国家制度,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资产阶级宪法的发展变化,则表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中实际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如法国从1791年到1895年间之所以先后制定了11部宪法,其基本原因就在于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势力不断地起伏消长。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表现。社会主义国家中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也要通过宪法反映出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直至1982年宪法的制定,就充分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和政治形势的变化。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