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变更合同的诉讼是否有时限
释义

1、 变更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什么
    

对于一般合同纠纷,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两年
    

若干特殊纠纷,如租赁合同中的迟延或拒付租金纠纷,由于托管合同的复杂性和区域性,托管合同中存款损失或损害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就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纠纷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
    

如果其他法律规定了特殊限制,例如,《海商法》规定的运费赔偿请求期限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变更条件在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称为变更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更改的原因如下:
    

1。欺诈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压力
    

3。利用他人的危险
    

4。重大误解。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将监护权交给他人);合同双方的误解;对合同标准的误解。明显不公平且可撤销的合同
    

如果法律规定当事人要求变更,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有重大误解的合同
    

所谓有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对合同的重要内容理解错误,致使合同含义和表述不一致的合同。《关于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如果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种类、质量、规格和数量的错误理解使行为的结果与其本身的意思相反,并造成重大损失,则可认定为重大误解。" . 本规定解释了合同的基本内容中的重大误解。
    

在民法理论中,重大误解也称为错误,有两种情况:
    

(1)含义与事实不一致,
    

(2)含义与表述不一致。根据德国法学家萨尼的观点,前者是一种真正的错误,即动机错误;后者是非真实错误,即法律行为错误或直接称为错误。    

(1)误解是双方理解上的错误。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当事人内在意思的缺陷,而不是其他原因。双方含义的真实性与其内在含义一致,即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或信息等内在含义的缺陷而误解合同内容。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4: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