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处理签订劳动合同后未能实际履行的问题 |
释义 |
如何处理签订劳动合同后没有实际履行的情况 如果签订劳动合同后没有实际履行,如果员工辞职,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用人单位不履行合同的,如非法辞退,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4)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定期劳动合同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改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劳动者不履行的除外同意续签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款、第五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违约瑕疵是指债务人履行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的质量要求,即履行存在瑕疵。我国《合同法》在民法体系中没有采纳瑕疵担保责任,而是认为瑕疵履行是违约,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于违约瑕疵,根据《合同法》第111条的规定,在履行不当的情况下,合同对责任的形式和救济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的,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确定责任。合同未作明确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受害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救济方式和责任形式。(二)损害瑕疵,又称损害性履行,是指债务人因违约或者履行瑕疵而造成的人身或者其他财产损失。债权人享有的履约利益实际上是债权,债权人享有的其他利益主要是债权人享有的绝对权利,这两种权利分别受《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保护,受害人有权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3)部分性能。意思是合同虽已履行,但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全部义务。比如不符合数量的规定,或者在履行数量上存在不足。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部分履行,但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部分履行的,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交付未交付的货物、款项和未提供的服务。守约方也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因部分履行造成损失的,违约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弥补部分不履行,因此没有必要终止合同。如果合同因部分履行而终止,已经履行的部分将被退回,这将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费用。因此,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部分履行已构成根本违约,致使其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否则合同不能终止。上述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劳动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劳动者辞职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履行合同,如非法辞退,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欢迎需要法律帮助的读者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