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的订立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为你推荐】 解除劳动合同 不安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 定金能退吗 效力待定合同 违约金怎么算 转租合同 想要订立一份被法律认可、保护的合同,就必须要遵守法律规定的订立条件。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合同的订立条件究竟有哪些呢?此外,实践中,在合同订立之后,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应该怎么去履行呢?本文马上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合同的订立条件有哪些 合同订立是指合同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从法律上看,合同订立可以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合同订立的要件如下: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主体可以是将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代理人。 2、订约主体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关于镜像规则)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回答与原要约稍有不同,该答复就不是有效的要约,而是反要约。但镜像规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 3、合同的订立要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二、约定不明确的合同条款怎么履行 合同的约定,应当有明确、具体的可行性标准,但是在实际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往往有不明确、不具体的合同条款,致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歧义而发生合同争议纠纷和诉讼纠纷,在实践中,对这类约定不明的合同条款,原则上应按《合同法》第62条规定的方式履行: 1、质量要求标准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可按合同订立时实际履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如果该类产品没有制定国标、行标,可按照通常习惯的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和酬金条款不明确的,可按合同实际履行地、或者签订合同时的市场价履行,如果该项产品是执行国家指导价的,按照规定执行。 3、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的,一般可以在给付地点履行,如果是不动产的,应在该不动产所在地履行,也可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权人可以随时请求履行,债务人也应随时主动履行。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双方订立的合同,采用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合同履行费用。 合同在交易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当您在交易中,对合同的内容、效力等不确定时,一定不要随随便便的就签了,必须要严格的审核,最好是及时的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律师根据合同帮您评估一下可能的风险。要是还不清楚合同的订立条件有哪些的话,不妨到我们法律咨询网站的相关栏目进行了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