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要如何认定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呢 |
释义 |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民间借贷纠纷诉讼也是有诉讼时效的,那么要如何认定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呢?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两种诉讼时效制度,即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制度。一般诉讼时效制度为2年。特殊的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 民间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一般适用2年的一般时效制度,当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为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但是,并非民间借款案件就不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期间。 实践中,无还款期限的民间借款合同大量存在,这些纠纷的诉讼时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要求的,可适用20年的特殊长期诉讼时效,而非2年的时效,否则将对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有违公平原则。如果无期限借款合同超过了20年的诉讼时效提起诉讼的,则丧失胜诉权。 民间借款合同时效分无还款期限合借款同和有还款期限借款合同两种情形。有偿还期限的,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没有返还借款,贷款人明知债权已到期而债务人未能偿还欠款,权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适用一般诉讼时效制度。即明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2年内不主张,即认定超过诉讼时效。无偿还期限的民间借款,通常以贷款人知道债权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年的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时效,原债务成为自然债务,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综上,一般诉讼时效制度为2年。特殊的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追讨个人债务及借款诉讼时效的内容 个人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