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包括哪些?
释义
    热门推荐: 诉讼时效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 财产保全 证据 行政诉讼法 行政强制法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
    意见证据规则是证据规则的一种,指的是证人只能陈述过去的事实,不能做出主观臆断。因为是证人证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这个规则的运用要十分谨慎。那么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况是什么?法律咨询网小编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做个普及。
    一、意见规则分为哪几类?
    意见规则将作为证据的陈述分为两类:
    1、体验陈述,指陈述人就自己所体验之事实而作的陈述;
    2、意见陈述,指陈述人以其特别知识和经验,陈述其判断某一事项之意见。前一类陈述为证人(包括被害人和被告人)的陈述,后一类陈述为鉴定人的陈述。意见规则就是要求证人作证只能陈述自己体验的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将自己的判断意见和推测作为证言的内容。
    二、意见规则确立的理由是什么?
    1、认定事实、作出判断系法官职责所在,证人责任在于提供法官判断事实的材料,而不能代行法官的判定职能。
    2、法庭需要证人提供其经验事实,而意见和推测则非证人的体验,因此并无证据用途,而且容易导致立证混乱,可能会因提供有偏见的推测意见而影响法官客观公正地认定案件事实。
    三、意见证据予以排除的例外包括哪些?
    意见规则适用的前提是区分事实和意见。一般说来,观察体验的情况为事实,推测、判断的陈述为意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关系密切,难以完全分开。因此,对于直接基于经验事实的某些常识性判断,不作为意见证据予以排除。例如,
    1、相比较事物的同一性和相似性。
    2、某种状态,如车辆的快慢、人的感情等心理状态。
    3、年龄与容貌。
    4、气候。
    5、物品的价值、数量、性质及色彩。
    6、精神正常与否。
    7、物的占有和所有等。这些事实情况,实际上难以用非判断方式来表达。因此可以视为意见规则的现实性例外。
    四、意见证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意见证据规则的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
    1、证人发表意见侵犯了审理事实者的职权。
    2、证人发表意见有可能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产生误导。
    3、普通证人缺乏表意见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或者基本的技能训练与经验。
    4、普通证人的意见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没有价值。证人的职责只是把事实提供给法院,而不是发表对该事实的意见。
    由此可见,意见证据因为其特殊性,有一定的适用前提。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包括某种状态、年龄和容貌、气候等。这些是基于经验的常识性判断,不能作为意见证据进行采纳。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要对意见证据注意区分,保证证据真实可靠。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南阳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