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释义
    虽然员工和用人单位正式建立了劳动关系以后,应该尊重公司的相关章程制度,但是员工个人心里面也要知道,劳动关系现在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是属于劳动者就要无条件的屈服于公司。劳动合同产生纠纷以后,没有必要委曲求全,可以找有关部门来进行解决。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劳动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一、劳动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因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纠纷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二、相关法律知识
    《劳动法》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五十四条 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在发生劳动合同纠纷以后,劳动者可以先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这些都无效的话,最终当然直接可以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我国全体的劳动者在了解过劳动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这一问题以后,在面对公司的一些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通过法律的途径保护自己。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