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诉讼时效,是如何计算的? |
释义 |
时效制度是对劳动争议当事人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间的限定。如果当事人超过了诉讼时效才提出仲裁请求,则当事人的申诉权因期满而归于消灭,仲裁委员会对其仲裁申请将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在这里特别提醒读者注意,虽然在我们的脑海中,诉讼时效似乎一直是二年,但在劳动争议中,时效却是六十天!千万不要坐等着时效丧失! 六十天的时效是从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算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劳动争议的发生往往都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具体哪一天才是争议发生之日呢?按劳动部的解释,“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又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从侵权行为终结之日起计算。 有些时候当事人并不想丧失时效,但却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没能提出申诉,例如由于生病或自然灾害而没能按期提起申诉,鉴于这并不是当事人主观过错造成的,当事人并非有意放弃自己的权利,仲裁委员会仍应当受理。 “正当理由”指非因当事人主观过错超过仲裁时效。 在时效的计算上,当事人与争议解决机构的认识有时会不一致。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仲裁申请超过仲裁时效,而当事人仍坚持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以仲裁决定书决定的形式决定不予受理。 有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时并未发现该申诉已超过时效,在仲裁中才发现,此时仲裁委员会仍应裁决不支持当事人的诉请;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决定书或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人民法院的受理并不意味着认定当事人的申诉未超过诉讼时效。人民法院有权对时效问题进行重新审查,如审查后认为不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在法定期间不行使申请仲裁权的,法院仍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但是如果法院认为当事人未能在法定期间行使申请仲裁权确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有正当理由的,应作出实体处理。
|
随便看 |
- 娄底查获种植罂粟,非法种植罂粟怎么判刑
- 交通事故发生后该找谁赔偿
- 为当网红秀吸毒照,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怎么规定
- 汽车自滑撞死司机与保险应该怎样理赔
- 夫妻互相举报吸毒,强制戒毒法律怎么规定
- 为当网红秀吸毒照,聚众吸毒怎么处罚
- 交通肇事后被扶养人生活费是怎么确定的
- 交通事故中民事赔偿责任规定有哪些含义
- 团购网站被曝色情服务,网站要担责吗
- 成都男子公园中枪,私藏枪支怎么处罚
- 交通事故赔偿保险公司赔偿哪些费用
- 最新两高院关于网络造谣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 七旬老人种800余株罂粟花,种植罂粟如何处罚
- 交通事故是否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 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能否起诉
- 女子三天两次闹市裸奔怎么处罚
- 男子传播淫秽被抓,微信传播淫秽怎样定罪处罚
- 央视揭秘低俗直播,网络直播平台涉黄怎么处罚
- 关于交通事故基本知识
- 什么是假冒注册商标罪,有什么特点
- 法院判决“霸王条款”无效
- 种植罂粟用于观赏犯法吗
- 为避处罚摩托拖行交警500米,妨碍公务如何处罚
- 传播虚假警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需界定
- 交通事故说成是枪杀案,网上编造传播虚假警情怎么罚
- 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原则
- 审判独立
- 审判独立
- 审判独立
- 审判监督
- 审判监督
- 审判监督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的处理结果
-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审
-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主体
-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理由
- 审判监督程序的重新审判
- 审判程序
- 审判笔录
- 审判管辖
- 审判管辖
- 审判组织
- 审判组织
- 审判职能
- 审判解释
- 审判长
- 审前程序
- 审前调查
- 审录山东题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