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释义
    一、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1)这意味着自然人作为合同当事人,需要具备《民法典》所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即作为合同主体的自然人应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法人、非法人组织也需要在其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其签订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2.合同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受到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等行为的影响,只有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合同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3.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如果法律有明确规定,合同还应符合法定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合同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二、合同解除的效力如何认定
    合同解除的效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认定:
    1.合同解除具有将来发生效力的特点,即终止履行。这意味着一旦合同被解除,未来的履行行为将不再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解除可以产生溯及力。
    若合同已经履行,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体现了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救济和赔偿的权利。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也明确规定了:
    1.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包括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以及有权请求赔偿损失等情形。
    2.该条还规定了合同因违约解除时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以及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仍应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况。
    
    三、效力待定合同有效的情形
    效力待定合同有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1)这意味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2)这种追认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合同的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在没有经过追认前,该合同虽然成立但并未实际生效。
    2.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也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
    (1)尽管无权代理人缺乏代理权存在主体瑕疵,但这种缺陷可以通过本人的追认加以补正。
    (2)追认的意思表示方式可以是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取决于追认权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以明示方式作出,并为效力待定合同的相对人所知晓。
    3.《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一条也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合同的有效性和追认程序等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1.合同解除后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2.效力待定合同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有效合同。
    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我们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请随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帮助。
    对合同法律有更多疑问?别犹豫,立即在法律网发起咨询,让专业律师为你提供详细解答!法律小助手法律网,随时为你守候。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