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协议是否具备合约效力 |
释义 | 一、诈骗协议是否具备合约效力 诈骗协议不具备合约效力,当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签订欺诈合同,还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法律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诈骗罪行为要件有哪些内容 合同诈骗罪行为要件有下列内容: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 三、合同诈骗找哪个部门 合同诈骗属于刑事案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因此,如果在合同纠纷中发现对方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的,应当找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