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造成犯罪的怎么处罚 |
释义 | 一、肇事逃逸造成犯罪的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造成犯罪的处罚如下: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因此法律网提醒您注意,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 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 ![]() 三、交通逃逸事故如何收集理赔材料 交通逃逸事故理赔材料不需要刻意收集,因为保险理赔所需的大部分证明材料,都是处理事故过程中相关部门出具的,当事人只需注意保留就可以了。法律网提醒,道路交通事故应由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火灾事故应由消防部门出具事故证明;在医院内死亡的,由医院开具死亡证明;在医院外死亡的由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死因不明确的应由公检法机构的法医部门出具鉴定报告;伤残证明统一由公检法机构的法医部门出具伤残鉴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