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巡京营 |
释义 | 古代帝王均设禁军守卫皇宫及巡行京城。其巡察京城、维持京城治安的禁军,金代有防城军(后改称武卫军),元有巡逻军。明初京师置上十二卫,掌缉捕、刑狱、巡察等事外,又置京师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以三千营司巡哨。后屡撤屡复,名称亦异。世宗嘉靖时,再改为三大营,并将三千营改称神枢营,专司京师的巡察治安,即巡京营。清代巡京营分二部:内城有八旗步兵军校四十人、步兵三百二十人专司纠察缉捕;外城则为绿营马步兵。外城巡京营,初只南、北二营,顺治十四年(1657)添设中营,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为南、北、中、左、右五营。康熙十三年(1674)前归兵部督管,此后亦由八旗步军统领兼辖。中营长官为副将,防守圆明园;嘉庆四年(1799)后,南、左二营由左翼总兵具体管辖,北、右二营归右翼总兵具体管辖。南营负责前三门之外地区,左营负责东郊、北营负责北郊,右营则负责西郊。各营其他长官则为参将,属官有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可见,清代的巡京营,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城外和郊区了。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