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增秩 |
释义 | 增加官吏品级的一种制度。秩,最早是指官员的品位,首见《左传·昭公六年》:“教之防利,委之常秩。”注:“常秩,官司之常职。”汉代始定品秩,从万石到百石分十六阶。南北朝始用九品,隋代正式定“制禄之法”明确规定了品、禄、秩三者的关系。《隋书·百官志中》载:“官一品,每岁禄八百匹,二百匹为一秩”;而“九品,二十八匹,七匹为一秩”。秩随品、禄的高低依次调整,遂形成为一种品级之间的“禄差”,近似现代的“级差”。为奖掖功绩卓著的官员,特规定了增秩,相对的又有降秩。据《隋书·百官志中》载:“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事繁者优一秩,平者守本秩,闲者降一秩。”后来又运用于考核官员,秩改称为“等”。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