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中的几个问题 |
释义 |
一是收购行为不规范,有的没有标准可循,有的不明确、不具体,如如何履行相关协议收购中的披露义务,如何规范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早市上市公司法人股,以及如何规范他们间接进入中国A股市场。自199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多起外商通过协议方式购买国有股和公司股的成功案例。如五十铃等日本公司同意转让**北绿公司的非流通法人股,四川省广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同意将其持有的**化纤国有股的一部分转让给**玲珑公司。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家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管理办法》颁布前,任何单位不得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第二,国有资产评估不规范,转让价格不合理,导致国有资产价值低估和流失。在实践中,股权转让通常是在非公有制状态下进行的,以低于市场价格的较大幅度成交是很常见的,因为国有股的转让价格是通过一对一的谈判确定的,转让价格往往取决于双方的议价能力,而不是股权的内涵价值。收购公司通常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他们往往抓住上市公司的弱点,想方设法压低价格,导致转让价格不合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